搬出來的幸福日子
- 作者:
- 編輯:孫遠銘
- 來源:黔東南日報
- 發布時間:2019-11-19 14:37:08
- 作者:
- 編輯:孫遠銘
- 來源:黔東南日報
- 發布時間:2019-11-19 14:37:08
通訊員 華姝
近日,走進凱里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清江小區,一棟棟整齊排列的樓房映入眼簾。小區空氣清新、綠景怡人,隨處可見散步的老人、嬉戲玩耍的小孩。
“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太好了,我們家從山區搬到城里之后,生活方便許多?!?017年7月,龍滿林一家從錦屏縣河口鄉培隴村搬遷到清江小區,開始了新的生活。
搬遷前,龍滿林在家種地,老公外出務工,一家人長期分隔兩地。搬到清江小區之后,在社區的幫助下,龍滿林開始在移民夜校參加技能培訓。
“沒想到社區把后顧之憂都幫我們解決了?!繃指嫠嘸欽?,移民夜校有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課程,搬遷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,培訓一天還可以領40元的生活補助。
“我最近在學手工編織,等我學好技術,爭取找能照顧家庭的工作,讓老公可以早點回家就業,一家團聚?!繃炙?。
除了提供技能培訓,小區周邊還配套了學校。龍滿林的兒子今年7歲,目前在凱里市第三小學讀一年級。
“以前送小孩上幼兒園,要走40分鐘,現在不僅上學只需要十分鐘的路程,小孩還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?!繃指嫠嘸欽?。
據了解,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“后半篇文章”,近年來,凱里市認真貫徹落實大扶貧戰略行動,按照城市新型社區標準建設移民新區,在周邊建設園區、學校、醫院、公園、公交、商場等各類設施,探索出以清江小區為代表的“1+6”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管理模式(即社區管理+“出門六有”),切實讓搬遷群眾“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脫貧”。
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強化社區管理。為把搬遷黨員和流動黨員納入黨支部統一管理,社區成立了黨支部,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黨建引領作用,發揮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作用,打造“奉獻美、和諧美、共享美、安康美、精神美”的“五美”社區。
出門有園區。在清江小區建立農民培訓制度和公益性崗位就業兜底機制,開發園林、環衛等公益性崗位解決移民就業,實現每戶就業1人以上。
出門有學校。清江小區附近的小學可以讓移民群眾子女實現半徑1公里內就近入學。另外,社區旁還有第二十小學和第十五幼兒園正在建設。
出門有醫院。為實現群眾就近就醫,清江小區設有衛生服務站,并配有相應的醫務人員。同時,該地離市區二甲、三甲醫院車程約5分鐘左右,搬遷群眾可同時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。
出門有公交。按照“城市建設到哪里,公交車就開到哪里”的理念,凱里市圍繞移民社區開通了一批新的公交線路,優化改造了部分線路,切實滿足搬遷群眾的出行需求。
出門有公園??鍤杏畏焦裙熬嗲褰∏還?,植被茂密,古剎幽深,為移民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閑、健身、娛樂的好去處。
出門有商場。社區內配套建設了農貿市場、生活超市、電商服務中心,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,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易地扶貧搬遷為生活帶來的便利。
-
【最美基層民警】安順社區民警胡鵬:“要把為人民服務做到極致”
無論在什么崗位,只要能夠將平凡做到極致,也是一種成功,無論什么警種,人民警察都是為人民服務。
當代先鋒網 2019-12-06 13:18:22 -
【貴州好人】暖心!30年如一日 她用實際行動詮釋最美孝道!
30年來,楊萬玉一直精心照顧丈夫的爺爺,沒有半句怨言,她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家里的重任,鋪平了生活的坎坷。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最美的孝道,在最平凡的家庭演繹著最感人的故事。
當代先鋒網 2019-12-06 13:18:20 -
【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精神豐碑】 余留芬:以奮斗為種子 開出巖博致富花
如今,巖博的扶貧模式,已經從傳統的“輸血式”扶貧,真正轉型為村民自食其力的“造血式”扶貧。
當代先鋒網 2019-12-06 13:18:18